千層石歸于海相堆積的結晶白云巖,石質堅固細密,表面有很薄的風化層,比較軟;石上紋路明晰,多呈凹凸、平直狀,具有必定的韻律,線條流暢,時有波折、崎嶇;色彩呈灰黑、灰白、灰、棕相間,其棕色稍顯突,色澤與紋路比較和諧,顯得天然、光亮;造型獨特,變化無常,多有山形、臺洞形等天然景象,亦有寶塔形、立柱形及人物、動物等形象,既有具象又有籠統,神韻秀麗靜美、濃艷正經。
原石是黑色、灰黑色薄層條帶灰巖,與白色、灰白色條帶白云巖構成互層的巖石,千層石黑白相間,俗稱“黑白道”。因為兩者巖性的差異,造就了不同的溶蝕情況,構成層理明晰,條帶凹凸清楚的造型,常出現山巒和洞、孔、溝壑的地貌景象。種類有黑白道、龍鱗石、龜紋石、蓮花石、竹葉石、魚籽石等。
黑白道為產于震旦系上部望山組特有的薄層灰黑色泥晶-微晶灰巖,與黃綠色、淺灰色、灰白色粉細晶灰巖呈薄層互層狀的石種。表現為黑白相間的平行條帶狀組合。
以此石疊制的假山,紋路古拙、雄壯天然,千層石易表現出峻峭、險峻、飛揚的意境。給觀賞者以高山流水,歸游天然的欣悅。